《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南坡完小 王文娟

《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教设计的思路是:先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面积再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提出大胆的猜想,通过操作验证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利用所学的公式解决问题。我认为让学生简单记公式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理解公式,因此必须让每个学生亲历知形成过程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亲自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并带着自己的操作进行小内的讨论和全班交流。

教材中所设计的数方格的过程是紧跟情景图中把两个花坛按比例缩小后画在了方格纸上,让学生把方格纸上的1格看作1平方米来数,这与学生以的的数法有了细的差别,再加平行四边形中有不满1格的情况,怎样才能面积住确的数出来是学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大部分学生按照题目上的要求认真的完成,先数整格,再数半格的方法来解决,只有一个同学通过平移转化成整格的方法,但我在课堂上也没有给大家呈现出来,这里也抑制了学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第一次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探索面积计算公式,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学思想、活动经验对学生下一步探索三角形、梯形和面积公式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因此转化的方法和转化思想的渗透无疑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

首先,注重数学专业思想方法的渗透我在这节课中,先让学生回忆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求的?引出你能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做到用新知,把“旧知移到新知中,有利于有能力的同学向转话的方法靠拢。

其次,注重学生数学思堆的发展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剪一剪、拼一拼等学习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使学生得出结论:因长方形的面积=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乘高,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求证方法,也为今后求证三角形、梯形等面积公式和其他类似的问题提供了思维模式,这个求证过程也促进了学生猜测、验证、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然后,注重了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这节课中,我能始终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学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教与学之间的共鸣。例如:当学生展示完自己的方法后,教师引导:你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好在哪儿?你还有什么问题?通过教师设计的这些问题,不断她把课堂引上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潮

最后,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环环相知1.让学生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高和底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2.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逆向思考,给了面积和底或高求高或底3.辨析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否相等

我的不足之处虽然本节课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但教学还存在着不放手现象,课上有效的评价语言在本节课中也体现不够完善,自己觉得在引导和组织学生上欠缺一些,在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操作活动中,没有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有些学生的操作活动没有很有效进行,导致那部分的教学时间过于长教学是一门有着缺憾的艺术。做为教育者的我们,往往在执教后,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只要我们用心思考,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就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