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古对今》

 

 

 

 

 

 

大封镇大司马小学  刘小艳

20185

 

 

 


6《古对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图文对照、字源识字、读对子歌等方法,正确认读生字“圆、严”等12个生字;认识新偏旁“酉”;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诵读并背诵韵文。

教学难点:

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准备:

教学用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古、夕”两个生字。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互动游戏,激趣导入

1  同学们咱们之前已经读过一次对韵歌了,你们还记得吗?谁来背一背。

2  导: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对韵歌,题目是“古对今”。师板书:gǔ对今。

3  指导书写“古”字。看老师范写,交流:书写时注意什么?古字是上下结构,要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横要长,口要上大下小。)读好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已学过的对韵歌既让学生回顾旧知识,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

二、初读韵文,识字学词

1  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指名生交流听过之后的感受。

2  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分小节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        指名生朗读第1小节。

①师出示“圆、方”,指名生认读,“圆”是整体认读章节。指导学生区分“圆”与“园”:读音相同,意思有所区别。鼓励学生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区别“圆”与“园”的意思。师小结:“圆”指的是一种形状,如:圆形、团圆、汤圆等;“园”指的是一个地方,如:菜园、花园、果园等。

认识“寒、暑”二字。师正音:“暑”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

金文 : 上面的‘宀’表示房屋;下面是冰,字的中间是人在草堆里的样子。整个字表示人躲在屋子里,钻入草堆中避寒,表示寒冷。

《说文解字》中把“暑”分成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者”来示意,“者”不仅是指人,还包括世界上的万物,所以“暑”即有太阳下的万事万物之意。还有人把“暑”拆分成“日”、“土”、“日”来理解,表示夏季土地上下都很炎热,因此也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民间谚语。

③认识“酷”字,左边“酉字旁”加上右边“告”字,“酷”在这里是极度之意。

④课件出示四张图片,生读词语并从图中整体感知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⑤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全班齐读。

2        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

①出示 “晨、朝、暮”。指名学生认读,强调:“晨”是前鼻音,“朝”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多生认读,PPT动画演示区分三字。

②学习“朝”。出示图片,甲骨文是指太阳从草丛中升起,而残月还未消失。它是个多音字,师出示“朝”有两个读音“zhāo”和“cháo              ”。在本课的词语“朝霞”中读“zhāo”。

③学写“夕”字。师:“朝”读“zhāo”时和“夕”是一组反义词。组词:夕阳除夕,夕是独体字,写时注意:起笔在竖中线上,横撇的横要短,横撇的撇和撇基本平行PPT出示古的笔顺)

④课件出示词语以及图片,生读词语并从图中整体感知和风、细雨朝霞夕阳

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

①结合本课内容和汉字偏旁,发现“桃、李、柳、杨”与树木有关,相机出示树、杨树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说明”和“杨”可以指人的姓氏,

②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全班齐读。

4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5    巩固识字。师多媒体出示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学生认读生字,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本课生字。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检查指导,带领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散识字,理解词语,巩固识字成果,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真正落实了“识字读书”这一基本要求。)

三、熟读韵文定位识字

1生再次自主朗读课文。同位对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方法自主练习读课文。

2去掉拼音让学生读。

3去掉不要求认读的字词,请学生认读剩下的字词。

4生再次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达到熟读的程度。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朗读,同位对读、师生对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练习,让学生直观感受本文语言上的对仗特点,培养朗读兴趣,提升朗读水平;通过定位识字法识记字词。)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熟练地朗读了课文,而且还在课文中认识了许多汉字,大家回去要读给爸爸妈妈听。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有趣的课文。

板书设计:

gǔ

    对今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正确书写“凉、细”等5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感受美丽的景色。

3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

1朗读课文、检查导入

1师生利用课文内容对对子。如:师说“古”,生对“今”,师说“严寒”,生对“酷暑”等。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

3师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这篇课文的有趣之处。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对对子、认读词语等及时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老师的过渡语言富有激励性,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探究兴趣。)

2理解内容,体会对称之美

1学习第1小节。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

2鼓励学生找出这一小节中对称的词语,指名生交流,师适时板书:古—今,圆—方,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3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这几组词语的意思,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出示图片(冰天雪地、烈日当空、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师适当补充资料,向学生解释在古人的眼中,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像一口倒扣的大锅扣在地上,从而理解“圆对方”指的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

4引导学生发现相对词语的特点:“古、今”都是表示时间的;“圆、方”表示的都是形状;“严寒、酷暑、春暖、秋凉”都是描写春夏秋冬季节特点的。从字数上来说,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

5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主要写的是四季特点)。

6生有节奏地朗读第1小节。

2学习第2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交流第2小节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根据省的交流师板书:晨—暮;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

2鼓励学生在学习第1小节对称词语的基础上,说说这些词语是如何对称的。

3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小结:“晨、暮”指的是早晨和傍晚,描写的是时间;“雪、霜”是同一类的自然现象;“和风、细雨”描写的是天气现象,“朝霞”和“夕阳”分别是早晨和傍晚的自然景观,都是一类事物。

4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相机出示“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的图片,给予学生直观感受,使其进一步体会同类词语的相关性。

5生齐读第2小节,说说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什么(主要描写的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3学习第3小节。

1生自主朗读第3小节,与同位轻声交流哪些词语是对称的。

2指名生交流汇报,师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图片,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美丽的景色,体会词语的对称性。

3指名生朗读第3小节,读出句式的对称节奏。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描写的是什么(主要描写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色)。

4回顾全文,游戏巩固。

1生再次自由朗读全文,并与同位合作练习朗读,读出句式的对称和节奏的变化。

2指名生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3游戏巩固:找朋友。教师把“古”“今”“圆”“方”“严寒”“酷暑”等文本中出现的24个词语卡片分发到学生手中,一生手持词语卡片说:“我是‘古’,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到卡片“今”的同学站起来回答:“我是‘今’,你的朋友在这里。”以此类推。

5全班有节奏地齐读儿歌、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找出词语、理解意思,引导学生发现对称词语在意思和字数上的特点,并鼓励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和有趣的游戏中加以巩固,让他们体会到了本课内容和形式的对称之美,并提升了语感。)

3自主创编,拓展提升

1师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内容,无论是词语的意思还是字数都具有对称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其实汉语中这样的词语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也来学着课文的样子,自己编一段儿歌吧!

2出示创编要求:

1句式:--------------------------------------------

     第一句是一字词对一字词,第二句是二字词语对二字词语。

2所编的这段小儿歌最好是围绕同一类事物的。

3生自主创编,轻声朗读,并与同位交流自己的作品。师巡视了解创编情况。

4指名生交流自己创编的小儿歌,师生共同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对于学生创编的作品,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只要能体会到对偶的手法即可,不宜要求过高。

5师小结:同学们,其实古代的小朋友在上学的时候也要学习对对子,从一字对、二字对、三字对到四、五、六、七字对,越对越长,而且对子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位叫李渔的大学问家,还编了一本专门对对子的书,叫《笠翁对韵》(出示《笠翁对韵》书本图片),大家课后阅读。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创编、合作学习、展示交流,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积极思维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语言的对称之美,同时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四、指导学生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剩下5个生字:凉、细、李、语、香。

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4、师范写讲解:“细、语”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尤其是“细”字,右边的“田”比绞丝旁略低;“李、香”是上下结构,各部件略扁,上半部分“木”和“禾”中的撇、捺要书写伸展,盖住下半部分。生观察并进行书空练习。

5、生自主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进一步强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组词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在观察、比较中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提高对一类汉字书写规律的把握能力。)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对对子不仅好玩有趣,而且还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能更多地关注到这种对称的词语和句子,在朗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神奇和有趣。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古—今       晨—暮       桃—李

圆—方       雪—霜       柳—杨

严寒—酷暑     和风—细雨     莺歌—燕舞

春暖—秋凉     朝霞—夕阳     鸟语—花香

季节特点       自然现象       美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