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钦丽春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并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白杨树的普通与不平凡。

3、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课型及课时:

一、新课讲授

二、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

媒体设计 :

1、数字教材平台

2、爱学平台

3、ppt课件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4、多媒体教学法

课前预习任务:

自主学习任务1  预计时间  15  分钟

任务内容:预习课本

任务要求:掌握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在文中画出描写白杨树平凡和不平凡的句子。

自主学习任务2  预·计时间: 15    分钟

任务内容:网络查找象征的意义

任务要求:结合课本理解象征的意义

 

 

 

 

 

 

 

 

教学步骤 :

1、《小白杨》歌曲导入:

 

 

 

 

 

 

 

 

二、任务完成率展示(全部完成的小组奖两积分)

三、出示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完成的目标有三个,请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

四、预习反馈(5分钟)

1、课后读读写写拍照上传,学生互评;推送优秀作业更正答案。

(第一名互批上传且正确的学生可得两积分,所在小组奖两积分)

2、慧眼识珠找出错字并改正,每组7号来答(答对每小组奖两积分)

、作者简介:(2分钟)

茅盾(1896——1981)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虹 》、《子夜》;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情感(完成教学目标1)

1、题目中礼赞是崇敬赞美的意思,文中作者写到了很多直接赞美白杨树的句子,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再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默读画出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2、交流小结: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朗读指导:

注意重音的表现,可以重读,可以拖音来表现,也可以通过停顿来表现,赞美之情要大声朗读出来才可以把情感抒发的饱满,尤其是赞美的“赞”字发音要饱满,情感才抒发的充沛。

学生自读——抽读(细致指导)——小组合作读

(完成任务2积分,优秀小组3分)

这些句子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我们不难发现句中有一些词语重复出现(不平凡),对!“不平凡”既是文章抒情的基础,又是文章的情感线索。还有一个和不平凡矛盾的词语也出现了多次(普通),这两个词语在文中都是用来修饰白杨树的,作者这样写是否矛盾?

4、三读课文,理解普通,品味不平凡完成教学目标2

1、白杨树是普通的树还是不平凡的树?跳读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用“我从文中‘__________________’读出白杨树普通(不平凡),因为_______________。”

2、学生跳读课文圈画词句,交流研讨。

3、小组展示。(完成任务2积分,优秀小组3分)

学生自述,理由充分即可。

小结:普通,因为白杨树是黄土高原上极常见,极易生长的树,像黄土高原的农民一样。不平凡,因为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外形笔直,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向上发展、不折不挠,更因为它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象征了抗日军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这个看似矛盾的表述,其实包含着辩证法,即平凡当中蕴含着伟大。这种这看似矛盾的表述,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写白杨树难道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

、四读课文,理解象征意义完成教学目标3)

1、所谓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换言之,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象征手法,一般常见于散文作品,尤其是抒情散文作品中。象征手法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要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依靠联想建立,就是从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也就是从本体想到象征体的相似点、相近点,从而使抽象的思想、意义、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2、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抗日军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描写抗日军民而是用象征的手法来写呢?请同学们齐读文章的写作背景寻找原因。

4、出示写作背景。

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3分钟)

本节课我们用各种方法来读这篇文章,不仅感受到了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崇敬和赞美之情,还品析了白杨树平凡中蕴含的伟大,了解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那大家还记得我们刚刚理解的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吗?)

、课堂检测(2分钟)

观看白杨树朗读视频,思考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十一作业布置

作者是如何把这种象征意义层层深入地揭示出来的?文中有许多欲扬先抑的写法,是文章读起来情感上起伏跌宕,下节课我们将主要研讨这两个问题,请同学们课下提前自学。

十二、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茅盾

 

白杨树  平凡中蕴含伟大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们用各种方法来读这篇文章,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崇敬和赞美之情,还品析了白杨树平凡中蕴含的伟大,了解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多数学生通过学习文章,感受到了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崇敬和赞美之情,还品析了白杨树平凡中蕴含的伟大,了解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课堂节奏把握的不够紧凑,前紧后松;对白杨树的美分析的不够透彻;幻灯片上展示的内容不够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