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关系符号“>”“<”“=”并理解其含义,知道符号“>”“<”“=”读法、写法,能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初步培养符号化思想方法,及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体会符号的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以及创新的数学思想。

二、学情分析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这部分知识是有困难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已有的一一对应比较多少的方法基础上来学习,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表征比较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和“=”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由于“>”和 “<”比较相近,学生难以分辨,教学时,通过学生自己的分辨小方法和教师讲授的顺口溜以及之后的小游戏来帮助学生熟悉并且能正确使用这三种关系符号。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和“=”。

四、教学准备

课件,准备猴子、梨、桃、香蕉图片,“>”“<”符号图片

5、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联系新知

课前热身,学生唱《五指歌》,并复习1-5的读法、写法和占格,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小猴子们要去野餐,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它们都带了什么好吃的呢?这些水果的数量都有多少呢?它们带的水果够分吗?今天我们一起探讨比大小。(板书课题)

师: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

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一一对应的把所有物品排列起来。发现猴子数量和桃子的数量一样多,梨的数量比猴子的数量多,香蕉的数量比猴子的数量少。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创设小猴子去野餐的故事情节有效地激发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旧知和新知搭建了桥梁。

)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①认识关系符号教学“=”

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谁和谁同样多?

师:一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加以说明。3只小猴的数量和3个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可以写成3和3一样多。

师:数量一样多的情况用符号怎样表示?

可以让学生先表达想法,之后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3和3样多可以写成3=3,并认识等号。

总结:当小猴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来表示,读作“3等于3”。由于等号表示的是两边的数量相等,所以写的时候要把两条线画得均匀而且一样长。(板书3=3,等号,读作:3等于3)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个新认识的符号朋友。

②教学“>”

师:一只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够分吗?大家想办法说明。

预设1: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猴子多,香蕉少。

预设2:刚刚猴子的数量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可以用“=”来表示。这回猴子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多,也就是3比2大,可以用“>”来表示,写作3>2。

总结:猴子的数量3多于香蕉的数量2,我们就用“>”(大于号)来表示,把3写在前面,然后写“>”,最后写2。读作3大于2。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第二个符号朋友。

③教学“<”

师:分完了桃子和香蕉,现在咱们来分一分梨。一只猴子吃一个梨,梨够分吗?

预设1:用一一对应摆图的方法比较猴子少,梨多。

预设2:刚刚猴子的数量和香蕉的数量多可以用“>”来表示。这回猴子的数量比梨的数量少,也就是3比4小,可以用“<”来表示,写作3<4。

总结:也就是说把3写在前面然后写上“<”这个符号 ,最后再写4。这个“<”是小于号,表示3比4少,读作3小于4。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第三个符号朋友。

要求学生自己用学具摆出图,找到两个数大小关系,并用所学的符号进行连接。将摆图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师:刚刚咱们认识了3个新的符号朋友,通过读一读和写一写,你发现它们身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吗?先观看讲解视频,再找同学总结。

总结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一对好兄弟,长得很像,该怎么区分它俩呢?先观看视频,找同学们说一说,张着大大的嘴的一边就是大数,尖尖的小尾巴的一边就是小数,大数在前面就是大于号,小数在前面就是小于号。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教顺口溜:开口对大数,尖尖小数。开口向左大于号,开口向右小于号。教师做动作,学生一起做动作,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

小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找两个同学来大屏幕前比赛,正确选择“√”,错误选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可以表示两边的数的大小,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基础应用

(1)以学生独立的形式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第1、2题。

单独找学生说出答案,有问题及时提醒学生更正。

a80cc0919a3d7350b58f9beb413d901

(2)以学生独立计算的形式完成教材第18页第3题,数一数,比一比

       单独找学生回答,检测学习效果。

              63f12c3d2d3c454139140b2539e460c

)全课总结

师:进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用“>”“<”和“=”吗?两个数比较大小,什么情况下用大于号、小于号或者等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教顺口溜: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开口向左大于号,开口向右小于号。

6、板书设计

54f072409dca3882f61f34d13c397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