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教学评价

焦作市中站实验小学:郜霞

《年月日》是小学阶段“量与计量”知识板块中的一节概念课,老师在教学中利用数字教材,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引导探究、讨论交流等各种活动,让学生认识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了大月、小月、特殊月。利用多种方法识记大月和小

1本节课运用数字教材中认识钟表的动画视频导入,充分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温故而知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准确地把握教学的起点。并从生活中说出自己知道的年份和日子,让学生感知时间单位,引出了新课年月日。

2探究新知时让学生在浓厚的数学兴趣中,带着问题(每月有几天?并把每月的天数填写在表格)自学,之后进行反馈,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30天,是小月。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记忆用拳头记忆和儿歌记忆法,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在教学大小月之后,郜老师安排了数学小游戏:课件比赛找大月,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大月小月的记忆。在教学一年有多少天时,通过比较不同的算法,选择出最优的方案。将加数相同的加法转换成乘法,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最后通过数字教材中24节气歌素材,激发学生对年历的进一步认识,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进行惜时教育。郜老师设计了精炼、适当的习题,由浅到深,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新的提高。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在不经意间建立了“年月日”概念,学会判断大小月。  

3、在教学中,教师能熟练的操作多媒体设备,使得教学的效果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