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唱歌《化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情感,愿意以歌唱的方式表达。
2.过程与方法
在体验与探究中,学唱歌曲《化蝶》,分析音乐要素对歌曲情感表现的作用。
3.知识与技能
(1)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
(2)能够运用不同的音乐要素来表现音乐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越剧《十八相送》的片段,并提问:这段音乐艺术表现形式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喻听音乐创设音乐情境,直接引入本课知识点,为下面学生的音乐实践做好确垫,同时引出本课课题。
2.学唱歌曲
(1)出示谱例,播放歌曲《化蝶》,请同学们边听边观察歌曲的音乐要素如调号主音、节拍、乐句、乐段等,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分析歌曲的旋律与速度如何。
【设计意图】
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了解歌曲的音乐要素特点。
(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和词作者闫肃
(3)基本技能训练
跟随老师手打稳定拍,用“da”读下面两条节奏型,注意节拍稳定、节奏准确。
跟随老师学习演唱两条发声练习,注意运用缓吸缓呼的呼吸方式,做到发音柔和连贯。
大跳音程音准练习:
连音练习:
【设计意图】
针对歌曲中的大跳音程以及一字多音的音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形成良好的歌唱状态,解决教学难点,为后面的顺利学唱做铺垫。
(3)学唱歌曲
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跟唱,并思考;每段歌词陈述了什么内容?音色和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挥拍用“啊”视唱歌谱,注意音准。
填词演唱歌曲,注意每个字的时值要唱得饱满。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学唱、分组练唱、随琴模唱等实践方式,感受、体验歌曲的旋律特点以及歌词创作的特点,准确掌握歌曲旋律。
练习歌曲的难点。
【设计意图】
针对学生在学唱歌曲中易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强调练习,加深学生对歌曲的体验,从而深化学生对歌曲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4)拓展延伸
选择适当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情感。
情绪:优美抒情、明亮轻快、依依惜别、悲切伤感、激动深情
速度:慢速、中速、稍快、快速
力度:p、pp、mp、mf、f、ff
音色:男声、女声、混声
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体验,自主选择音乐要素表达自己的情感。
【设计意图】
进一步运用音乐要素分析歌曲的特点,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不同形式来演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新的能力。
(5)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3.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化蝶》,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