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 zxxk.com学科网 zxxk.com

2022年统编版教材 小学语文 二年级下册

15-2《古诗二首 绝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山上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黄、翠、白、青”描绘出明丽的色彩,“千秋雪”表现时间的永恒,而“万里船”又让人联想起广阔的空间。这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为我们展现了成都杜甫草堂周围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本节课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读为本,让学生学习了本诗的色彩美,结构美,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绝、鹂、鸣、含、岭、泊”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绝、含、岭”3个生字。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心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从中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领悟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景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 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同学们都积累了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呢,指名背诵。

3.引出“绝句”。

师板书课题,解释“绝句”。

出示《静夜思》、《绝句》,仔细看看这首诗,发现什么了吗?

小结:像这样一首有四行的诗叫绝句。每一行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一行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有时诗人把诗写好后,干脆直接以绝句作为题目。今天我们就走进大诗人杜甫的《绝句》。

4.介绍作者。

你听说过诗人杜甫吗?

简介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写下约一千四百余首诗歌被保留下来,后人称他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简介诗歌背景。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轻声读读这首诗,把它读正确,读通顺了,然后读给同桌听听。

2.指名读,随机正音。

出示生字词语:

绝句  黄鹂   白鹭  一行   包含   西岭    停泊

第一组——鸟字旁的字“鹂”和“”:鸟字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

出示卡片,认读词语:黄鹂  白鹭(形声字)。

第二组——多音字“行”和易错字“泊”。

给多音字“行”组词;比较“伯”和“泊”。

3.游戏识字,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识记生字。

带拼音读字——带拼音读词——去拼音读词——去拼音读字(开火车)——闯关小游戏

4.字正腔圆地读给自己听,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再读古诗,读出节奏

古诗,像音乐一样,有它的节奏和韵律,如果能读出节奏就更美了。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像这样的七言绝句,一般都是223的节奏(课件出现),在书中画上节奏线,一起读一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再读古诗并思考给这首诗配一幅画,你认为都应该画上哪些景物?关键是要说明自己的理由。

板书景物。

(四)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1.学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自己读一读,这两句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圈一圈。

(2)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翠柳:翠柳应该是嫩嫩的、绿绿的。

黄鹂:翠绿的柳树上停着两只可爱的小黄鹂,它们不停鸣叫着,我们来听听这两只黄鹂鸟叽叽喳喳地在叫着什么?

指导朗读:多快乐的黄鹂鸟,带着这份快乐,来读读这一句。

青天:就是蓝色的天。

白鹭:这一行白鹭,一行白鹭是几只呢?他们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你觉得应该是怎样飞的?(师请学生做动作展示一行的白鹭飞行的样子体现出白鹭排列有序、渐行渐远

朗读指导:一个“上”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白鹭从地面腾空而起的感觉,请一行同学读第二句,齐读。

(3)师生配合读,对对子读,突出这两句诗显而易见的“对仗”规律。

(4)刚才我们读诗的时候,一定已经发现了,这两句诗中藏着很多表示颜色的词呢,在书中找一找,并做上记号。

(5)想象画面,朗读感悟:这些色彩,让我们的画面如此美丽,自己再读读这两句诗,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一听。

(6)拓展:诗人可真是厉害啊,短短的两句诗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迷人的画面,颜色词更是为这画面添上了亮丽的色彩。很多诗人在写诗时都喜欢用上这样的颜色词,你还想起了以前读过的哪句诗?

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学习: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设疑:此时,诗人是站在何处看到这些如画般的美景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2)理解“窗含”出示图片)。

通过激发学生回答出“雪是从窗户外看到的?”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采取反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不用窗前、而是选择窗含”,这时有些孩子就会说出“这千秋雪好像一副画印在了窗户上,所以含用的好”,这样学生通过体会“含”字,能够真切的感受诗的美!

(3)是的,诗人临窗而望看到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

(4)请学生读说,随机出示后两句诗。

(5)西岭:这就是西岭雪山,这座山很高,山上的雪春天不会化,夏天不会化,秋天冬天更不会化,年年如此,千年不化,所以叫——千秋雪。 

现在你明白“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意思了吗?谁来说一说。

东吴:就是现在江苏、浙江一带。而杜甫现在站的地方是他在四川的草堂里,两地相隔千山万水,所以说是——万里船。

这里的“千秋”和“万里”都是诗人用夸张的方法来写时间久,路途远。

类似这样的诗句还有那些呢?

如: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最长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高的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最大的莲花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你看,这雪山、这船只就像是镶嵌在窗框里的一幅画。

(6)指导朗读这两句诗。

(五)鉴赏古诗,感悟诗情

1.有人说这首诗写得真好:有声有色远近交错动静结合;你同意吗?

有声有色:黄鹂鸣叫有歌声;黄、翠、白、青色彩鲜明。

远近交错:白鹭、西岭在远处;黄鹂、翠柳、船只是近的。

动静结合:黄鹂叫、白鹭飞是动的;千秋雪、万里船是静的。

总结:这首诗虽短,但其境无穷。四句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色彩明丽,春意盎然。表达了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

2.唱古诗:多美的意境呀,多妙的一首诗啊播放古诗手势舞,生看画面表演、背诵。

过渡:同学们这么快就把这首诗背下来了,真棒!当诗人站在草堂前看到这如诗如画的春景,想到战乱平息,百姓生活安宁,又怎能不心喜若狂呢!让我们用歌声来唱出诗人心中的喜悦吧!

在音乐声中、在手势舞中,我们再美美地来吟诵一下。

3.背诵古诗:请同学们跟随老师手中的画笔,一起来还原这首诗吧。(动画展现一笔一画的创作情景,把画面印在脑海中,就是把诗歌记在了心中。这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六)指导写字,拓展延伸

1.指导书写:岭、含

指导要点:“含”的上边是“今”,“岭”字右边“令”,有点和无点要细心分辨清楚。

2.总结:《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所写。

作者还有一首五言绝句作品《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拓展:一首《绝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绝妙之处。诗人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流传下来的诗作约1400余首,课后大家可以再找几首读读,细细感受杜甫诗歌的无穷魅力

.布置作业:

1.背诵《绝句》,想象画面,试着画一幅画。

2.找找描写祖国山川秀丽景色的古诗词,看谁背得多,背诵得有感情。

.板书设计:       绝句

两个黄鹂    翠柳,

一行白鹭 青天。

窗含西岭    千秋雪,

门泊东吴    万里船。

 

 

1


学科网 zxxk.com学科网 zxxk.co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