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评价

《乡下人家》是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读课文,作者抓住乡村最普通的事物和场景,展示了瓜藤攀架图花开三季图、雨后春笋、鸡鸭觅食门前晚餐秋虫夜吟图等六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 本节课教学设计指向“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任务群。依托“感受乡村生活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一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设计了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现将本节课教学评价如下:

1.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教学初期,焦老师选取画质优美,符合诗歌意境的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在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时,利用画质优美的图片、声音,引领学生品析文本,抓住运用拟人、对比、烘托等手法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借助希沃白板实时地将学生书写的文段展示给大家。最后,播放“家乡温县”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完美地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

2.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鸡觅食”时,引学生把动物想象成人,赋予他们以人的思想和情态,感受乡下人家生活的情趣品析“鸭子戏水”对比“公园、河边戏水鸭子”,学生自主发现乡下人动物的和谐相处。

3.注重学法迁移。给每幅画取一个小标题教师顺学而教,引导学生采用“景物+特点”或“位置+景物”的方法来命名小标题,并教会学生把同类景物合并命名的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加小标题的方法。

4.教师的语言亲切,教态自然她妙语连珠,过渡自然,使本来就非常美的文章更增添了几分色彩。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品析文本语言,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并且尝试运用文本的写作方法进行创意表达。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过程中,整体提升了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