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焦作市特殊教育学校 王会来
2024年5月16日
第10课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
指导思想 | 培智生活语文课标要求培智学生应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具有基本的适应生活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本课旨在让懂得在遇到困难养成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的好习惯,最终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 ||||
教材分析 | 《乌鸦喝水》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第10课。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只口渴的乌鸦发现了一个装有水的瓶子,但由于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喝不到水。通过动脑筋想办法,乌鸦将瓶子旁边的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使得水位升高,最终喝到了水。课文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 | ||||
教学方法 | 本课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教师启发、学生探究为主,同时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表演、观看视频等方法,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了分层次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真正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懂得遇到困难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道理。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 ||||
学情分析 | 心智障碍学生的智商相当于幼儿水平,认知、沟通、理解等能力均存在障碍。班里八名学生粗略分为三类:A类学生听说读写、分析理解、言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好,对所学内容能够较顺利掌握;B类学生程度稍差一些,有一定的读写能力和理解辨析能力,学习活动中需要给以帮助与支持;C类学生有语言障碍,沟通比较困难,各项能力都弱一些,学习中需要给以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 ||||
一、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汉字“多”“石”“乌”“到”“处”“办”“法”。 (2)书写汉字“多”“石”,词语“石子”。 (3)学习词语“到处”“看见”“许多”“石子”“渐渐”“办法”。 (4)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5)看图片,联系生活用“许多”“渐渐”说一句话。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字词卡片、点读游戏熟练认读汉字和词语。 (2)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观看视频学习朗读课文和书写汉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遇到困难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培养良好的意志力。
二、本课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读汉字“多”“石”“乌”“到”“处”“办”“法”。 (2)书写汉字“多”“石”,词语“石子”。 (3)学习词语“到处”“看见”“许多”“石子”“渐渐”“办法”。 (4)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 (1)理解词语“许多”“渐渐”并造句。 (2)懂得遇到困难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 | |||||
课 名 | 乌鸦喝水 | 第 2 课时 | |||
本课时 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认读词语“许多”“办法”“渐渐”,理解词语含义。 2.看图片,联系生活用“许多”“渐渐”说一句话。 3.理解课文第3、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知道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懂得遇到困难,肯动脑筋,想办法的道理。 | |||
过程与方法 | 1.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许多”“办法”“渐渐”的含义。 2.通过观看视频,亲自动手操作乌鸦喝到水的过程,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良好的意志力。 | ||||
教学重点 | 1.认读词语“许多”“办法”“渐渐”。 2.理解课文第3、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教学难点 | 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 ||||
教学准备 | ①水不多,瓶口又小的瓶子②许多小石子③乌鸦头饰④乌鸦图片⑤课件(包括乌鸦喝水视频等) | ||||
组 织 教 学
↓
导 入
↓
新 授
↓
课 堂 总 结
| 教学过程 | 教具使用 | |||
一、组织教学 1.师生互问好! 2.做音乐律动《梦想家》。 二、复习导入 导入:今天,我看到大家一个个朝气蓬勃,老师非常高兴,相信大家都能够上好这节课。 大家请看它是谁?对,是乌鸦,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乌鸦。它非常喜欢大家,看今天乌鸦为我们到来了什么?请看大屏幕。 复习1:我会读 乌 到 处 乌鸦 到处 看见 (指名学生刮开刮刮卡,学生认读字词,师适时讲解意思。乌鸦:是一种鸟,羽毛是黑色的,虽然长得不太好看,但是非常聪明。到处:任何地方。每一个地方。) 同学们掌握的很好,掌声送给最棒的自己!(棒棒棒,我最棒!) 复习2:我会填。 一只____口渴了,____ 找水喝。 乌鸦____一个瓶子,瓶子里的____不多,瓶口又____,乌鸦喝不到着水,怎么办呢? 到处 乌鸦 水 小 看见 (找一学生填空) 这是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掌握的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师生齐读。 我们的好朋友乌鸦怎么了?(口渴了) 它飞来飞去的在干什么?(找水喝) 为了喝到水,它可能飞去过树林,飞去过田野,飞去过村庄,最终找到水了吗?(找到水了) 喝到水吗?(没有) 为什么喝不到水呢?(水不多,瓶口又小) 喝不着水的乌鸦放弃了吗?(没有放弃) 接下来又会发生生么事情呢?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十课《乌鸦喝水》。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新授 (一)学习第3自然段。 ②听课文。 1.学习字词“多”“许多”“办”“法”“办法”。 乌鸦四处观看,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就想出了好办法。播放动画“许多”“办法”等。 范读,领读,纠正发音。 ②以多种形式读字词。 ③讲解字词意思。 ④观察图片指导学生说句子。 校园里有许多树。 树上有许多樱桃. 广场上有许多学生。 2.理解课文。 出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乌鸦看到了什么。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 乌鸦心情怎样的?带着感情朗读课文。 乌鸦想到了什么办法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乌鸦想出的办法是什么呢?听课文,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 (1)生发言后,播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第4自然段的内容。 (2)师生交流:乌鸦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它喝到水了吗? (3)学生共同探究“一颗一颗”“渐渐”的意思。 (4)学生现场表演“乌鸦喝水”,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注意观察,强调“一颗一颗”、“渐渐”。 (5)教师小结,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 德育渗透 ①乌鸦是怎样的一只鸟? 学生回答:聪明,肯动脑筋…… 指板书提示学生。 ②通过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遇到困难要积极想办法。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耍,突然找不到爸爸妈妈了,该怎么做? 四、巩固练习 带感情朗读整篇课文。 五、课堂总结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三、四自然段,学习认读了“许多”“办法”“渐渐”三个词语,知道了乌鸦通过想办法最后成功喝到了水,懂得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积极应对想办法去解决的道理。同学们学得很好,都非常棒! 4、布置作业 (一)朗读 (1)带感情朗诵整篇课文。 (2)带感情朗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3) 带感情朗诵课文四自然段。 (二)讲故事 试着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
播放音频:《梦想家》
拿出乌鸦图片。
播放课件:出现刮刮卡。
播放课件:出现拖动词语填空。
出示:“口渴”“ 找水喝” “喝不着”图卡
出示题目图片。
播放课件:动画“多”“小石子”“许多”“办法”等
播放课件:出现句子。
播放课件:出现课文及插图图片。
播放课件:出现心情小脸.
播放课件:出现第四自然段插图和课文内容。 播放视频:现实版《乌鸦喝水》。
出示许多小石子,水不多,瓶口又小的瓶子,乌鸦头饰。学生表演乌鸦喝水过程。 手机投屏,突出展示: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 播放课件:出现心情小脸。 播放课件:出现乌鸦图片。
播放课件:出现整篇课文,心情小脸及动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