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焦作市第三十三中学    姬爱霞

 

一、教学内容:

《慈母情深》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我”的母亲在家境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作者选取去工厂向母亲要钱买书这样一个具体场景,用特写的镜头予以记录,体现了一位平凡的母亲对子女伟大而深沉的爱。

2、教学目标

  1.   会认“魄、抑”等11个字,会写“辞、抑”等12个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音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难点: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检测预习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进入第六单元的学习,体会蕴含在细节和场景中的舐犊之情。

     2,这节课我们就跨越时空,来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作家梁晓声一起感受生命中的爱与温暖。(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这些词语你会读吗?(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

    1.词语送回文中,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提示)指名回答。(指名学生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同学们,文中“皲裂”的手你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吗?指名回答。

   看,像树皮一样粗糙,像土地一样干裂的手就是皲裂的手,齐读,再读。让我们记住这让人心疼的手吧!

   3.那我们再来看,鼻子一酸是什么感觉呢?你在什么情况下会鼻子一酸?(指名回答)

   正如大家所说,感动、伤心、想哭,这些感觉搅在一起就是鼻子一酸。酸是要求会写的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酸字的讲解视频)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吗?指名说,(里面的短横不能丢。)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左边酉字旁要写的瘦而紧凑,里面的小短横不能丢,右半部分是上紧下松,撇捺要舒展。)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两遍,同桌互评。

三、再读课文,体会鼻子一酸。

    1.文中母亲明明已经给了我买书的钱,按理说我应该,是啊,可我不但没有高兴,反而是鼻子一酸,这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的哪些场景、哪些细节令我鼻子一酸?用横线画出感受最深的地方,并做出批注,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配乐烘托气氛

   2.同学们已经把手高高举起,想必心中一定有答案了。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现在我们按照行文的先后顺序来交流,你找到了哪些令我鼻子一酸的场景和细节?

   指名回答。请你,(你关注到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明白了我鼻子一酸的原因。)你来说,(你从寻找母亲的细节体会到了母亲的艰辛忙碌,所以我鼻子一酸,)你来说,(你从母亲给钱的场景中感受到了母亲无私的爱,所以我才鼻子一酸。)(说到老师的心坎儿里了,英雄所见略同。)

是的,同学们,这一个个场景,这一一幅幅画面,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慈母深情,无不令我鼻子一酸,现在我们就来一一品读。

(一)品读场景,体会艰辛

     1.我们把目光聚焦7~9自然段的场景中,跟随作者第一次来到母亲挣钱的地方。这里的环境是怎样的?

预设:空间非常低矮,低矮的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

评价:你感到周围环境的低矮、压抑,你来补充。

预设: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

评价:你太细心了,关注到了文中反复出现的“七八十”。我们把七八十放大来看,这里有七八十台(        ),七八十个(       ),七八十只(        ),全都聚在一个不足200平米的小厂房里,让你感觉十分(           )。

教师引导:更令人痛苦的是,此时正值酷暑炎夏,同学们,我们的夏天是怎么度过的?(指名回答)(吹空调,吃雪糕),而那时不光没有空调,没有雪糕,连窗都不能开,那该多热啊!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形容这里。(指名回答)(评价)简直就是蒸笼!

是啊!同学们,一起走进母亲工作的地方,你看,——

这里不足200平米,却有——

正值酷暑炎夏,窗不能开,而这里却是——

    除此之外,还有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震耳欲聋是什么感觉?我们来体验一下。(播放缝纫机的噪声,体会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

    你听,(此时你的感受、心情、想法)这只是一会儿,我们就感觉心慌意乱,捂着耳朵想要逃离。

          想象一下…………

          想象一下…………

          想象一下…………

今天,你第一次发现母亲竟是在这般恶劣的环境中挣钱养活着你,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震惊,(你从不知道你花的每一分钱竟是你母亲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挣来的,所以你——震惊)

心疼,(多么贴心的孩子啊!)

惭愧(你却因为禁不住一本书的诱惑,来找她要钱,所以你——)(交流时音乐响起,感悟慈母深情

此时我怎能不百感交集,五味杂陈,怎能不鼻子一酸呢?

(二)走进母亲,感受亲情。

1.我在恶劣的环境中感受到慈母的艰辛,但对那本书的渴望还是让我走近了母亲。“我”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又让我鼻子一酸呢?

预设:脊背极其瘦弱

评价:你看到了一个弯曲着脊背低头忙碌的母亲

预设:疲惫的眼睛

评价:原来是这段话触动了你的心啊!(出示背直起来了………)

    孩子们,老师有一个困惑,以前的口罩基本都是白色棉纱的,而作者却说母亲的口罩是褐色的,是怎么回事呢?

     指名回答。你联系上文,知道在这酷暑炎夏,在这蒸笼里,母亲的口罩早已浸透了汗水,发黄,最后竟变成了褐色。你很会读书!

     结合生活经验,你读懂了母亲的勤俭节约,这口罩肯定是用了洗,洗了用,直到变成褐色也不舍得丢掉。你很会思考

总结:母亲对自己一分钱都不舍得花,转身却毫不犹豫的把买书钱塞进了我的手里,这无私又忘我的母爱,怎能不让我鼻子一酸啊?

所以孩子们细细品味,每个细节都蕴藏着深情啊!

    这段话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随着语句的一次次重复,镜头也在慢慢拉近,母亲的形象也越来越清晰了。请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配乐朗读及交流,创设情境,感悟深情)走进六十年代的一个破厂房,听着耳边震耳欲聋的噪声,忍受着七八十只灯泡的炙烤,我终于在角落里看到了母亲,我大声喊 ,妈…………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请轻轻睁开双眼。)背直起来了,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背?请你,(极其瘦弱的,弯曲的,佝偻着的背)

你看到了一张怎样的脸?你说,(沧桑的,布满皱纹的,憔悴的)

更近了,母亲吃惊的望着我,用着一双怎样的眼睛?请你,(布满血丝的,疲惫的,)

是啊,为了挣钱,为了养活孩子们,她失去了笔挺的脊背,失去了光洁的面容,失去了明媚的双眼,所以,梁晓声努力回忆,竟想不起母亲何时年轻过。他在内心深处一遍又一遍的深情呼唤,指名读,(你读出了母亲的辛苦,你读出了孩子对母亲的心疼,你读出了母亲的坚强)。听着大家的朗读书声,老师也想参与其中,我读前半句,大家读后半句。

就在这疲惫不堪的身体里,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慈母的深情,怎能不让我鼻子一酸呢?

(三)四个立刻,快镜头下忙碌的母亲

  作者用了仅仅47个字,通过动作与神态的轻笔细描,深刻体现了母亲工作的辛苦。其实,与这段描写母亲的话十分相似的还有一处。谁找到了?

对,就是这段话,(你很会读书!)你发现了什么?

你的反应真快,从四个立刻中,你感受到什么?(母亲非常忙碌,争分夺秒的工作)

母亲的动作都是重复的,就像机器一样。

是啊,这段描写就像一个典型的快镜头,一个个节奏极快的短语,一个个不断重复立刻,一次次强化着母亲的劳碌。你认为怎样能读出这种忙碌,这种紧张感?(配乐朗读、交流)(带着理解,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读的好的评价,你加快了语速,让老师仿佛看到了母亲争分夺秒工作的画面,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一起读。)(如果读的慢,提醒:母亲工作节奏如此紧张,如此忙碌,我们该用怎样的读书声体现出来呢?)

  母亲为了挣钱,母亲像机器一样争分夺秒的工作,(一起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忙碌的身影,是呀!

面对着堆积如山的鞋帮,她必须争分夺秒,所以母亲说完…………

为了弥补刚才耽误的时间,她必须争分夺秒,所以母亲说完…………

为了让孩子有钱买书,有钱上学,她必须竭尽全力。所以,母亲说完…………

  这就是我劳碌的母亲,是我疲惫的母亲,是我可敬的母亲。她为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不知疲惫地操劳着,而当我要钱买一本闲书时,她却毫不犹豫的将钱塞进了我的手里,镜头再放大些,你看到了吗?给我塞钱的,那是双什么样的手?(皲裂的手)

是啊,满手的裂口让人心疼。

那皲裂的手塞给我的那是些什么样的钱?指名回答。(揉得皱皱的毛票)

这钱一定是母亲一分一毛攒了很久都不舍得花的,可尽管如此艰辛,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塞进了我的手里。

可是,同学们,母亲塞的仅仅是这一元五角钱吗?指名回答。

这一刻,我怎能不鼻子一酸?

     我们来看一段让人鼻子一酸的特写。(播放体现母爱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共鸣

     生活中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请在脑海里重现那个画面,并让画面慢慢清晰,聚集到场景和细节。请拿起笔写一写吧!(配乐写感受

  谁来分享?请你,你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描写,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不容易。

请你,听了你的描述,我也有种鼻子一酸的感觉了。

从大家的分享中,我听出了你们最真挚的心声。

世上有一本永远写不完,也读不完的书,那就是母亲。不但在梁晓声的笔下,有这样的慈母,在冰心的《繁星春水》里,在高尔基的《母亲》里,在无数名人的笔下,都有这样的慈母。(母亲节的沙画视频)走近她们,你会发现天下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课下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一读,走近她们,走近人间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慈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