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运动整理和复习》教后反思
焦作市山阳区焦东路小学 李小娟
《图形的运动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重点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对图形的运动进行整理和复习,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沟通运动变换之间的联系。通过读教材、研教参,发现本节课知识点多且零散,特别是图形的运动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直观呈现,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式功能和几何画板的动态性、形象性,力求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达到教学最优化。
一、巧设关键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
整节课以关键性问题——先“想象”一下,它可能是怎样运动的?图形运动的要素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复习中,学生自主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结构化。
本节课有两个重要环节:
一是教学时以“假如这个点是三角形ABC运动后,其中某个顶点到达的位置,请你先“想象”一下,它可能是怎样运动的?再画出运动后的图形。”这道开放题为依托,以“想象”为思维主线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深度理解,将单一的、琐碎的知识点融入到知识的大结构中去。
二是挑战了知识之间的大融合。比如说图形运动与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相结合,与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相结合,运动与立体图形的结合,运动与位置方向的结合。在此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知识从碎片化到结构化的“联结、建构”,培养了学生的纵向思维,沟通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
二、巧用信息技术 助力高效课堂
在交流环节充分利用希沃白板的拖拽功能,克隆功能,旋转功能等等,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图形运动的过程,尤其是充分感知了平移的特点。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性、形象性充分展示了图形绕旋转中心旋转、按比放大和缩小以及轴对称的动画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对图形的运动有了更深的感知。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使用让学生经历了一节丰富、有趣、精彩的数学课堂,有效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信息化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