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反思

焦作市东环小学  司湘云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是古代文化,但不妨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新的诠释。在教学中,我本看略读课文的教学“粗知文章大意,不求斟字酌句”的原则设计以下两大教学环节。

一、字词学习前置

略读课文,应遵循“学生能够自己学习的部分前置学习,有一定难度的小组共同学习,解决不了的教师引导传授”这一原则,因此,我在课堂之初,先检测了学生课前学习生字、认读词语的效果,并借助重点词语的意思梳理了词意理解和多音字的读音。

在这一环节,我借助平台学科工具中“人物卡”了解画家张择端,借助平台“放大镜”、“随堂练习”等,强调多音字要根据字的意思选择字的读音,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

二、了解古画内容。

 运用即梦数字人,创设画家张择端寻求帮助完成画作名片小动画,创设情境梳理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到文章第一段主要内容是画作的基本信息,最后一段为历史价值。明确第2、3、4自然段为画作内容,并借助每一段的中心句梳理概括。总结出可以借助抓中心句把课文理清楚的学习方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了解名扬中外的原因

运用即梦数字人,创设画家张择端寻求帮助的第二个小任务,寻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了解古画名扬中外的原因,在交流的过程中明确:作者通过排比句的写法写出了画作人多、行业多的特点,通过抓住经典事例的描写体现画作故事性强的特点。

在交流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拓展,渗透名扬中外的原因不仅在于画作画尽了大千世界,对我们研究北宋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还通过豆包给张择端打电话,联想到一幅画作之所以名扬中外,一定和画家多年的努力和精湛的画技分不开。

在桥北头车祸场面,我通过查找平台授课视频,播放片段,了解车祸过程,又通过船只差点撞桥的视频明确艺术源于生活,画作上众多有趣的小故事也是名扬中外的原因。

整个环节,通过多种手段,仅仅围绕“名扬中外”进行学习,有效达成了致敬画家张择端,致敬中华传统文化的语文要素。

、了解古画的价值。

在学生对文章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借助资料卡、课文和图片,当一回小导游,给旅游团介绍一下《清明上河图》。学生合作讨论后,用平台掷筛子方式挑选小组展示并及时的点评。

不足之处:

1.在共同分析学生作品的过程中,评价语不够明确、具体主观和片面的评价,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2.课堂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有点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