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2. 理解反推力”等字词的意思,体会免费的长途旅行表达上的好处
  3. 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用所学方法介绍海底珊瑚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反推力”等字词的意思体会免费的长途旅行表达上的好处

2.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过程

回顾全文引出任务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敖丙到海底世界畅游了一番,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请你打开书,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板贴: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电话响了,原来是敖丙发来了视频请求,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敖丙的视频

预设:光线、声音、动物、植物、矿产五个方面。

3.情境创设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体会了海底光线的变化,感受了海底的声音又轻又多。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前行,争做小助手,搜寻更多奇妙素材 --科普海底世界。首先让我们一同去看看海底的动物。

任务一:探秘动物学方法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小助手们,海底世界正要举行游泳比赛,快来看看都有哪些参赛选手吧!请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把它们圈出来。   (点名回答,贴动物板贴)

比赛开始了,小助手们请睁大眼睛仔细观看,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活动一: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海底动物活动记录表

活动二:.比赛结果我来猜

各位小助手,比赛还在激烈进行着,请你根据观察表,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来说出你的预测:

最有可能成为冠军的是(  ) 最慢的可能是(    

可能离终点越来越远的(   )最聪明的会是(      )

(1)选取小组代表,学生借助游戏进行结果预测。

(2)交流讨论

最有可能成为冠军的是——梭子鱼

出示相关句子--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预设:小助手们,老奶奶手上拿着的,在织布机上来回穿梭的就是梭子,海底的这种两头尖尖,游得飞快的鱼,叫梭子鱼果真很形象!你为什么认为它是冠军的?从几十千米和比普通火车还要快感受到的。同学们,几十千米相当于我们操场的几十圈甚至是上百圈,梭子鱼游这么远只需要一小时。快不快呀?与火车一比较梭子鱼速度极快的特点就更明显了。谁来试着把梭子鱼快的活动特点读出来?(读不出快:老师觉得你这速度只有每小时10米,没有几十千米,谁再来读)(你这条梭子鱼果然游得飞快,真是游泳健将!怪不得大家都认为你是冠军呢!)

(3)谁又会是最慢的呢?谁来说说它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特点?

出示相关句子--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预设:来看视频,这个小海参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真是太——慢了,因为它们独特的爬行方式,让他们的行进变得很慢。  

你们看,两种动物真是截然不同,一个是慢吞吞,另一个却是风驰电掣!我们来读出他们的特点。(女生读海参生读梭子鱼) 

(4)有类动物可能离终点确越来越远喽!是谁呢?

出示相关教育平台资源关于乌贼和章鱼活动方法和特点的讲解。

预设:章鱼和乌贼,为什么?让我们听听国家云平台的这位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他们的活动特点是——后退他们的活动方式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章鱼和乌贼这样的活动方法与终点真是南辕北辙。

(5)你心中最聪明的是谁?

预设:贝类,因为它们自己不动,巴在轮船底下,船开得有多快,它们就有多快,借助船省自己的力气。怎样是“巴”呢?——紧紧地贴着,吸附在船底,不仅如此,贝类还想周游世界呢,它们想要——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移动。

对比这两句看看,哪种写法你更喜欢?说说原因。

师总结:把动物当作人来写,更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贝类的活动方法,非常有趣。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谁来当聪明的贝类再来读一读。

再次出示表格,总结;海里的动物有的爬,有的游,有的喷,有的巴或快或慢或前进或后退,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活动三:总结梳理,学方法。

作者是怎么把“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的意思写清楚的?

师总结:作者围绕着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先总后分,通过举例子、抓特点、用修辞把动物的活动方法写清楚了。(师生合作再读第四段)

过渡:浩瀚的海洋不仅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动物,还有种类繁多、形态万千的海洋植物,我们去看看。

海底世任务二:走近植物理结构

活动一:抓住关键词,完成思维导图。

1.同学们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找一找这段话的关键句:海洋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2.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植物差异大呢?

(提醒学生用方法,借助关键词语)

预设:色彩,列举了各种颜色。大小,这一小一大,小的小到极致,大的大到吓人,通过对比大小表现差异大。

任务三:学以致用话奇妙

运用文中第四、五自然段的方法,介绍海底珊瑚的奇妙,想想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并抓住它的特点。初始评价标准。

任务四:联系生活谈矿产

过渡:海底的动物多,植物多,还有什么多?(矿产多)

思考:你从哪儿看出海底的矿产多呢?

预设1:从这一词就可以看出来 ——丰富( 煤 、铁 、石油 、天然气 、稀有金属 …… 

预设2:稀有(稀少,少有的)稀有金属。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矿产资源有哪些用途呢?(点名回答)

师总结:海底世界还真像一个大宝箱,蕴藏着那么多的宝贝。看来呀,我们的海底不仅景色美,珍贵的物产还特别多。难怪我们会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拓展阅读推荐

敖丙视频推荐《海底两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