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课教学设计

文本型

课例名称:[神笔马良导读课]

学段、学科:[二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统编版]

任课教师:[李欢欢]

联系电话:[13782771233]

 

一、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神笔马良》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板块的重要内容。教材点明了本次快乐阅读的教学要点,要学会看书的目录,这是二年级上册认识封面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

通过《神笔马良》导读课,学生初步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和技巧,如目录的用处借助书中的插图和时间轴把握情节、分析人物等,这些能力将迁移到今后的阅读学习中促进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童话故事充满兴趣,并且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阅读基础。本节课通过观封面读目录,看插图和时间品情节,品寄语激想象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对比马良与为穷人画的事物和为皇帝画的事物,引导学生思考马良身上具有的优良品质,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通过阅读、梳理、讨论,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在享受想象乐趣的同时,也能学会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共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渗透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2.学习人物优秀品质,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3.制定简单的阅读计划。

四、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通过师生共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渗透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通过插图时间轴”把握情节、分析人物等,并迁移运用方法阅读其他故事,进而推动整本书阅读。

神笔马良导读课安排在整本书阅读课程之初,要以激发学生对本书的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期待为主。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精美的插图和视频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当然,导读课还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很迁移。图文互读是一种有效的读书策略。在引导孩子读图后,再由图到文,由文到图,图文不断地对照,让孩子通过图理解故事,又通过故事来想象画面。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孩子们深入理解人物的特点、品质,逐渐掌握阅读技巧,从而提升自主阅读的能力。

五、媒体工具与技术应用:

1.创设情境,在课前收集学生阅读图片拍摄阅读视频,这些生动的视觉素材能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接着展开讨论说说身边的小书虫,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借助中小学智慧平台中《神笔马良》的电子书,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了解目录的作用。

3.借助学习强国等平台搜集不同版本的《神笔马良》,通过时间轴,展示这本书的不同版本,直观形象。

4.构建“跨学科学习”,借助智慧平台张光宇爷爷给这个2500字的故事绘制的12幅美术作品,配乐展示,使学生视觉和听觉享受中走进文本,了解故事情节

5.通过视频播放马良为皇帝画船的木偶片,引导学生学习并尝试模仿演一演,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参与感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借助电子书圈出故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直观形象,帮助学生了解除了最醒目最直观的插图之外,时间像项链一样把故事串联在一起,原来每一本书里还有这样一个阅读方法的小精灵。

7.通过使用表格来制定阅读计划,帮助学生看到时间的分配和利用,使他们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阅读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阅读活动。进行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反思他们的阅读方法和效果,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趣味导入

1.同学们,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正是读书时。

2.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有爱读书的小书虫(播放学生阅读和阅读展示图片,我们来一起喊喊他们的名字。不论在教室还是在操场上都能看到他们阅读的身影,这也是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3.让我们听听同学是怎样看待读书的?播放学生阅读视频),之后课件出示:我读书,我快乐。

学生活动:

1.接老师提问的古诗,春风花草香,由最美四月天到读书好时节。

2.联系生活,说说身边的小书虫。

3.观看同学阅读视频,体会我读书,我快乐。

意图与目标:

创设情境,说说身边的小书虫,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资源与技术作用:

在课前收集学生阅读图片,拍摄阅读视频,这些生动的视觉素材能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接着展开讨论说说身边的小书虫,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观封面,读目录

1.观封面

我读书,我快乐。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好心情来开始今天的阅读之旅。今天我们读一个和神笔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板书课题)

读一本书,应该先读一本书的封面仔细观察,在封面上你都看到哪些信息?

简介《神笔马良》不同版本。(课件出示时间轴,展示不同版本的《神笔马良》)

小结:封面就像一本书的眼睛一样。每当我们读一本书的时候,就可以先读读这本书的封面。(板书:读封面)

2.目录

(1)读完了封面,我还想快速地了解一本书的内容,我还可以读这本书的?(板书:读目录

请你读一读这些目录,这里的“25”是什么意思?

验证页数,学习使用目录

男生数一数《神笔马良》有多少页女生数一数《牧童三娃》有多少页

2 根据页数,学习阅读监控策略

算出来哪个故事长,对我们可有用了

小结:看到目录我就心里痒痒的,接下来我们就试着读读这个故事。(板书:试着读)

学生活动:

1.观封面

仔细观察封面,说说在封面看到信息

1:看到标题

2:我看看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一幅插图,马良拿着神笔在画风。

3:主编是曹文轩和陈先云。

4:出版社

了解不同版本的《神笔马良》。

2.读目录

生翻书验证两个故事的页数

男生:《神笔马良》是24页!

女生:《牧童三娃》的页数就应该用67减25,是42页!

算出来故事长短的好处:

1:我只有20分钟的时间,我就可以选一个稍微短一点的故事《神笔马良》!

2:如果我今天有大量的时间,我就可以选一个长一点的故事《牧童三娃》!

意图与目标:

通过读封面,了解本书的书名、作者、封面插图等信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本书;学会如何看目录,通过目录中的信息,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尝试利用目录帮助阅读。

资源与技术作用:

1.借助中小学智慧平台中《神笔马良》的电子书,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了解目录的作用。

2.借助学习强国等平台搜集不同版本的《神笔马良》,通过时间轴,展示这本书的不同版本直观形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看插图,品情节

这本书里的有很多插图,里面的插图是张光宇爷爷画的。现在我们聚焦发现插图。

配乐出示插图,学生欣赏。看了插图,你有什么发现?

1.对一对

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宝物袋,请同学们打开书,小组合作,找找每幅插图对应的文字?

出示图片“画师责骂”找文字。

出示情节1:画师瞪了他一眼,呸!一口唾沫吐在他脸上,骂道:“穷孩子想拿笔,还想学画画?做梦吧!”说完,就将他撵出门去。

画师是怎么对待马良的?

面对画师的责骂,马良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马良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有志气)

2.猜一猜

挑战升级。请同学们根据文字找插图。课件出示要求默读:不出声,不指读,不认识的字可以跳读,也可以猜读。

出示情节2:他到山上打柴时,捡起一根枯树枝,在沙地里学着描飞鸟。他到河边割草时,用草根蘸蘸河水,在岸石上学着描游鱼。

虽然没有笔,可是马良学画没有一天间断过,马良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坚持)

3.讲一讲

继续挑战,请同学们打开书,小组合作,找一找这四幅图(惩治皇帝),互相讲一件。

好的作品,好的插图,有时候一幅,有时候多幅,都是根据情节内容需要来帮助我们了解故事。

4.看一看

你会发现这些画面一连,一幅一幅图组合在一起其实就像——连环画。如果把它一页一页翻起来,动起来就像是——动画片。

播放《神笔马良》木偶片

5.演一演

皇帝终于受到了惩罚,意犹未尽,我们也来演一演。学生分角色朗读(2位学生,一生当马良,一生当皇帝,其余学生起立做动作)

插图真神奇,借助插图帮我们阅读,它就像阶梯,像桥。(板书:插图)

学生活动:

学生欣赏张光宇爷爷给《神笔马良》绘制的12幅插幅。

生1:这些图片都和文章有关系,一共有12幅。

1.对一对

根据插图找文字,”画师责骂马良“。

生1:我找到了这段文字。

生2:我关注语言和动作。

生3:我如果是马良,画师这样对我,我会很难过。

生4:我觉得马良是个有志气的孩子。

2.猜一猜

根据文字找插图,”马良刻苦练习“。学生举起手里的两张插图。

图一:捡起一根枯树枝,在沙地里学着描飞鸟。

图二:他到河边割草时,用草根蘸蘸河水,在岸石上学着描游鱼。

生1:虽然没有笔,可是马良学画没有一天间断过,马良是个坚持的孩子。

生2:马良真勤奋刻苦。

3.讲一讲

打开书,小组合作,找一找这四幅图(惩治皇帝),互相讲一件。

小组为单位汇报,请小组代表上台示范。

4.看一看

学生观看《神笔马良》动画片。

5.演一演

学生分角色朗读,两位学生,一生当马良,一生当皇帝,其余学生起立做动作表演。

生1:马良还是不住手地画风。

生2:我们要惩罚贪财的皇帝,因为他贪婪、霸道。

生3:皇帝经常欺压百姓,这样的人就该受惩罚。

生4:体会到插图真神奇,帮助理解文章。

意图与目标:

精美的插图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图文互读”是一种有效的读书策略。在引导孩子读图后,对一对、猜一猜、讲一讲,再由图到文,由文到图,图文不断地对照,让孩子通过图理解故事,又通过故事来想象画面。最后通过看一看、演一演,让学生感受《神笔马良》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激发学生对文学阅读的热情。

资源与技术作用:

1.跨学科教学,借助智慧平台配乐展示张光宇爷爷给这个2500字的故事绘制的12幅插图,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享受中走进文本,了解故事情节。

2.通过视频播放马良为皇帝画船的动画片,引导学生学习并尝试模仿演一演,这些肢体语言会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实现儿童情感、思维的可视化。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参与感,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找时间,品情节

我们阅读的这些文章里不仅仅有插图帮我们做桥梁,为什么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

出示电子书(板书:时间),时间就像什么呢?

学生活动:

学生合作找到有关时间的词语。

生1:每个情节里都有时间。

生2:可以连接故事情节

生3:桥上的结绳;像项链,像索道……

意图与目标:

体会到时间可以帮助了解故事情节,可以借助时间来讲长故事。

资源与技术作用:

借助电子书圈出故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直观形象,帮助学生了解除了最醒目最直观的插图之外,时间像项链一样把故事串联在一起,原来每一本书里还有这样一个阅读方法的小精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讲情节,激想象

1.出示练说片段:马良有了这支神笔,天天替村里的穷苦人画画。

谁家没有犁耙,他就给他画        

谁家没有耕牛,他就给他画      

谁家没有水车,他就给他画        

谁家没有石磨,他就给他画        

姑娘们没有新衣服穿,他就给她们画   

赌博的懒汉没有赌具和赌注,他就给他画   

2.洪汛涛先生说了这样一句话:愿每一个孩子都是马良,愿每一个孩子都有一支神笔。

看图,我们的总理周恩来,当有人说为了赚钱而读书,有人说为了当官而读书,有人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他却说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也是刻苦学习,不断努力,最后成为了全中国最好的总理。他也获得了他的“神笔”。你呢?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

1.学生完成练说片段。

突出“愿望、志气、坚持、惩恶扬善”。对贪官、对懒汉都要——惩恶扬善,这样马良的神笔就——永远不会失效。

2.马良通过考验得到了神笔。

生1:要真心喜爱。

生2:要一天天刻苦练习。

生3:还要经得住考验。

意图与目标:

此环节将创作与分享结合,既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锻炼表达能力,同时强化对故事主旨理解,树立正确价值观。

资源与技术作用:

借助图片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愿每一个孩子都是马良,愿每一个孩子都有一支神笔。“突破学习难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阅读实践营,布置作业。

1.制定阅读计划

2.准备阅读分享活动

手工区:制作人物卡片。

表演区:合作表演。

写作区:续编故事。

3.多元评价,自己评、同学评、老师评、家长评。

我们的计划是可以根据阅读的情况发生改变,最重要的是享受阅读的快乐,读整本书!下课。(板书:读整本)

学生活动:

1.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计划。

2.准备阅读分享活动

3.了解多元评价。

意图与目标:

制定阅读计划,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有成就感。心中有目标,阅读更有动力。

资源与技术作用:

通过使用表格来制定阅读计划,帮助学生看到时间的分配和利用,使他们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阅读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他们的阅读活动。进行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反思他们的阅读方法和效果,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六、作业设计

1.制定阅读计划

7777

2.准备阅读分享活动

3.师:多元评价,自己评、同学评、老师评、家长评。

  8888

通过使用表格来制定阅读计划进行多元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他们的阅读活动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七、板书设计:

《神笔马良》阅读导读课

读封面

读目录

试着读

列计划

读整本

八、教学反思

1.新课标教学理念应用、教学模式创新、学习评价创新反思

本课设计以任务为驱动,将阅读内容转化为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如:“读目录”“借助插图讲故事”“图文对对碰”“课堂小剧场”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这场“阅读旅行”中。

并且为学生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进行有效的策略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人物形象,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探究马良人物形象的多元性,使整本书阅读的育人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 数字技术应用、数字资源应用及智力资源共享反思

借助中小学智慧平台和学习强国等平台搜集《神笔马良》的相关电子书和图片,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感受,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配乐展示张光宇爷爷给这个2500字的故事绘制的12幅插图。使学生视觉和听觉享受中走进文本,了解故事情节不足之处12张白描插图可以使用希沃白板进行拖动,互动性和观感会更好。

木偶剧动画的引入,为后面的分角色朗读做了很好的铺垫,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参与感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使用表格来制定阅读计划,帮助学生看到时间的分配和利用,使他们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阅读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阅读活动。进行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反思他们的阅读方法和效果,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构建“跨学科学习”等,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1. 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能力素养发展反思

“图文互读”是一种有效的读书策略。李老师在引导孩子读图后,再由图到文,由文到图,图文不断地对照,让孩子通过图理解故事,又通过故事来想象画面,分析人物等,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马良用笔画出的神奇世界并迁移运用方法阅读其他故事,进而推动整本书阅读。

童话是来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生活。所以设置了“你有一只马良的神笔?”这样一个问题让孩子们联系实际,结合当下发挥想象来入情入境。

阅读习惯不是一次几次就能养成的,需要一个持续性的过程,所以最后制定了简单的阅读计划,给孩子们一个任务,让其之后读书更有方向,更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