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课教学设计表
课例名称 | 叶子上的小“血管” | ||||||
学段、学科 | 二年级 美术 | 教材版本 | 人教版 | ||||
任课教师 | 米慧敏 | 联系电话 | 17796680725 | ||||
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堂美术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属于自然科学或综合实践课程领域,聚焦植物叶片的叶脉结构 。叶脉作为植物重要的组成部分,连接着植物的物质运输与形态支撑功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认识植物的微观结构,为后续学习植物的生长、光合作用等知识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意识。 | |||||||
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但观察细节和线条控制能力较弱。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认可和赞扬。二年级学生对绘画有着天然的喜爱,但可能缺乏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学生此前对植物叶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叶脉的结构和功能缺乏系统、科学的认知。教学中需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直观生动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探究。 | |||||||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学生挑选喜欢的叶子,通过观察、欣赏;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感知其形状、色彩和纹理的美感。 2. 艺术体验:学生能够了解叶子叶脉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认识不同类型的叶脉,表现出叶子的美感。 3. 创意实践:通过观察真实的叶子、欣赏叶脉图片和视频、以及教师示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文化理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 |||||||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了解叶脉的结构和作用,掌握不同类型叶脉的形态特征,学会用点、线、面表现叶脉。 难点:运用不同的线条,如粗细、疏密、曲直等变化,表现出叶脉的质感和立体感,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美感。 | |||||||
媒体工具与技术应用: 1.图片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植物叶子的高清图片,让学生观察叶子上的脉络,直观地感受叶脉的形态和分布,如枫叶、银杏叶等具有典型叶脉特征的叶子图片。 2.希沃白板制作游戏:增强知识记忆,通过游戏,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对叶脉的基本形状知识进行反复练习和巩固。如“你看到了哪些基本形状的叶子”游戏,以游戏PK的方式进行抢答,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学生课堂参与感,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 3.教师示范视频:示范视频能清晰地展示绘画叶子脉络的具体步骤,从勾勒叶片轮廓,到描绘主叶脉、次叶脉,再到添加细节和纹理,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一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顺序,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 4.希沃白板手机投屏:使用手机投屏展示大树妈妈,将叶子的细节放大投射到屏幕上,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叶脉的结构,方便学生和教师自评互评方面时进行实时演示和互动。 | |||||||
教 学 活 动 | |||||||
教学环节 | 意图与目标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资源与技术作用 | |||
导入新课 | 提高观察能力。
为创作打基础。 | 一、新知导入 学生观察真实叶子,摸一摸说一说感受。 出示图片说一说,有些粗糙,像线一样的这些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二、新知讲解 (一)、认识叶子的形状 1.出示课件:掌型,椭圆型,心型,扇形,其它形状(展示板书)。 |
观察回答。
认识叶子的形状。
|
真实叶子进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观察精美图片,直观学习。 | |||
讲授新课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知识。
| 2.学生参与“你看到了哪些基本形状的叶子?”游戏大比拼。
(二)、认识叶子的颜色 叶子形状各异,不同种类的植物长着不同形状的叶子,就算同一棵树上也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四季变换莫测,颜色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那每个季节都是什么颜色的呢?
春天(嫩绿) 夏天(翠绿) 秋天(红色) 冬天(棕色) (三)、认识叶脉 1.叶脉的作用 师:“有一种树四季常青,是什么树?”生:松树。师:“那它是依靠什么来传输水份和养份的呢?”
| 两个学生进行PK,巩固知识。
学习叶子的颜色。
学习叶脉的作用。
| 希沃白板互动游戏。
希沃白板展示精美图片。
希沃白板展示精美图片。 | |||
| 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
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 2.叶脉的结构 (课件出示叶片大图),中间最粗的叫主叶脉,从主叶脉上分出略细一点的叫次叶脉,从次叶脉上又分出更细的是支叶脉。 3.叶脉的纹理
学生参加“叶脉填一填”互动游戏,增加知识的记忆。
1.在美术作品中,怎样表现叶子上的小“血管”呢?我们可以用我们学过的什么方式来表现呢? | 学习叶脉的结构。
了解叶片的纹理。
学生合作游戏。
学生观看视频。 | 希沃白板展示精美图片。
希沃白板展示精美图片。
希沃白板互动游戏。
希沃白板展示高清视频。 | |||
1
展示评价
课堂小结
| 复习知识。
提高语言能力。
提高评价能力和审美能力。
| 2.复习点、线、面
四、创作方法 方法1:用黑色笔直接在彩色卡纸上创作、剪贴。 方法2:用黑白线描的形式表现,线条丰富,运用了粗细、大小、疏密的对比。 方法3:用丰富的线条表现叶子上的小“血管”,还可以添加了背景。 今天老师请来了大树妈妈,它的树枝光秃秃的,你们能帮它设计出漂亮的的叶子吗? 五、展一展、评一评 希沃制作评价表: 学生自评:我画的叶子是( )形状的,它是由( )点线面组成的,自己认为( )画的最有创意。
学生互评:从形状、色彩、创意三个方面来互相评价,评出满星小画家。 老师评:多方面评价学生作品。
六、课堂小结 给学生科普叶子还有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爱护树木,从我做起。
| 复习点、线、面
根据要求创作。
介绍作品。
点评作品。
| 希沃白板展示精美图片。
希沃白板制作评价表。
|
1
作业设计: 1.作业要求: 观察叶片,用你喜欢的方式画出叶子上美丽的纹理(点、线、面),给大树妈妈穿新衣,并播放视频做参考。 2. 巡视指导: 启发学生选材,指导绘制,鼓励学生大胆去画。(学生绘制作品并播放优美音乐) |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在完成《叶子上的小“血管”》这堂课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全面复盘,结合课堂实际情况与学生反馈,总结出以下经验与改进方向: 1、教学亮点:1.与学科相融合,将爱护环境巧妙融入,告诉学生们叶子能释放氧气,所以应该爱护树木,从我做起。2.体验探究,游戏互动,更是让他们充分释放了自我探究和自我体验的热情。3.教学评一体化,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生动的图片,教师示范视频以及使用希沃白板制作游戏,展示现场作品,设置星级评价,都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活跃了课堂氛围。 二、存在问题: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个别学生的指导不够精细,创作环节时间把握不够精准。 三、改进措施:此次教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体验。通过不断反思与改进,我将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提升课堂质量,让学生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获得更丰富、更有价值的学习体验。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继续努力。 |
备注:上表仅供教师学习参考,参赛教师无论采用“表格型”或“文字型”撰写教学设计均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