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258号提案的答复



柴战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传承历史文化 振兴陶瓷产业”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教育局持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校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一、加强陶瓷文化课程建设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美术课从五年级起开设陶泥制作课程和瓷器欣赏课程,让学生了解其结构、基本元素以及制作过程,学习陶瓷文化知识,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注重非遗传承,中小学校积极聘请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具有艺术专长的家长等担任学校兼职非遗传承教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为突破口,组织师生共同学习绞胎瓷、皮影、麦草画、团扇、老虎鞋等非遗项目,编制绞胎瓷非遗文化美术课程,将绞胎瓷非遗文化纳入日常美术课教学和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家乡、热爱陶瓷、热爱祖国之情。
二、积极开展陶瓷文化学生社团活动
为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中小学校积极开展陶瓷文化学生社团活动,结合本校的师资、资金等实际情况,开设陶泥社团、绞胎瓷社团等,每周开展社团活动,访谈当地的绞胎瓷艺人,参观焦作市当阳峪博物馆,对绞胎瓷非遗文化美术资源进行整理和概述,以“传承经典,健康校园”为主题,以“绞胎瓷文化”为主线,充分利用丰富的绞胎瓷资源进行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美术课程开发。例如:焦作市光明中学的绞胎瓷工作坊已经形成了特色的绞胎瓷课程,开设绞胎瓷系列课程,普及绞胎瓷艺术,每年在社团活动中带领学生学习编花工艺、釉上彩绘、陶瓷设计、绞胎篆刻等课程,至今创作设计绞胎新彩瓷壶作品近百件、绞胎吊坠60多件、绞胎印章作品100多件,同时编辑绞胎新彩瓷作品集,制作书签等文创作品,广泛宣传绞胎瓷文化。
三、开展陶瓷文化主题研学实践活动
利用周末、寒暑假等开展陶瓷文化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当阳峪金谷轩绞胎瓷展览馆,走进焦作师专绞胎瓷工作室等,拜访绞胎瓷的国家非遗传承人,听绞胎瓷手艺传承人讲解绞胎艺术瓷,了解了绞胎瓷的历史,参观欣赏精美绝版、美轮美奂的绞胎瓷艺术珍品,感受绞胎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使传统文化得到新生的力量,以此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让绞胎瓷非遗文化得以传承。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提升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增加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非常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22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