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221号提案的答复



许来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焦作市各区残疾儿童教育需求”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始终以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为重点,加快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全市教育部门举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共8所,其中市本级1所,县级6所,均为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区级1所,为培智学校。全市30万人口以上县(市)均建有特殊教育学校。
一、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
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招生宣传,将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列入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明确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有能力入学的残障儿童。全市11个县(市)区均已组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健全残疾儿童入学评估机制,负责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能力进行评估认定,提出入学安置意见,明确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方式和具体就读(送教)学校。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比对、核查、教育安置,通过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认真做好残疾儿童少年招生入学工作。2017-2021年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分别为97.52%、98.68%、98.24%、99.31%、96.8%,圆满完成省定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
二、落实一人一案分类施教
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逐一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安置。大力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置轻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中、重度残疾儿童安置至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对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学校就读的提供送教上门服务,依法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
全市建成特殊教育资源中心3个,为市及县(市、区)提供教育、康复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服务。在接收5名(含)以上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中小学校设立资源教室,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设施设备,每个资源教室配备专兼职资源教师。目前,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资源教室25个,为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残疾儿童就近提供康复教育场所。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组织参加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训,着力提升普通学校教师实施融合教育的专业水平,全市省级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10所,除示范区外的县(市、区)各有1所,今年推荐示范区的1所幼儿园参加省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遴选。
三、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落实省教育厅等4部门《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意见》,组织学校开展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学校每月送教不少于2次,每次3个课时,建立送教档案,了解残疾儿童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生活习惯,并做好活动记录,开展教育教学、心理辅导等工作,送教教师工作补助经费均由县级财政拨付,切实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益。目前,全市116所学校对608名残疾儿童少年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确保了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非常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22年7月28日